中國傳統(tǒng)的廚房
因為中餐的油煙較大
所以采用封閉式的設計
四面被墻、門、窗包圍起來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
中國廚房正在經(jīng)歷從一個個
零散“點”到整體“面”的蛻變
創(chuàng)新聚合成為一個整體的新概念
更具開放共享的空間角色
廚房之于人們的意義
不再局限于烹飪和食物
而是成為一個全新的社交空間
今天這篇文章從以下幾個角度重點解析
如何做好社交廚房的設計
什么是社交廚房?
做方案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哪些方面?
如何設計多功能社交中島臺?
01/
什么是社交廚房?
單純虛擬的線上社交
已經(jīng)不能滿足信息時代我們的需求
我們渴望更多元的面對面的溝通
“社交廚房”就這樣帶著我們
對情感和交流的渴望誕生了
所謂的社交廚房
往往不止具備單純的宴會或是接待朋友的功能
更重要的,它還具備了與家人互動的功能
也是連接家人情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所
社交廚房其實是西廚區(qū)、精食區(qū)與餐廳的結合
它能夠讓人停留、互動交流
在這里可以喝茶、看書、聊天……
廚房的地位就上升為“心與靈的屋”
它讓我們在滿足食欲的同時,也滿足靈魂的交互
鑒于這個空間豐富的互動性,所以我們稱之為“社交廚房”。
02/
做方案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哪方面?
01. 開敞式設計
讓廚房具有“社交”功能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打開”你的廚房
拆掉阻隔墻,讓廚房與鄰近的餐廳、客廳等區(qū)域連接上
社交廚房的開放性屬性
讓我們需要注意廚房與其他空間風格上的協(xié)調和同意
我們需要把多出空間作為一個整體來設計
讓社交廚房自然地融入整體氛圍中
社交廚房并不意味著必須與其他空間完全無界
目前最時髦的做法是做一個內(nèi)置的貨架
或者一個玻璃墻做半墻
在視覺空間上創(chuàng)立一個更為清晰的分界線
這樣一來,半墻既能作為餐廳和廚房的過渡
又能增加一個功能——存放貨物。
半墻另一邊放上餐桌及時鮮的花草
美滋滋的社交廚房生活就可以開啟了
02.充分利用廚房中島臺
在日益追求精致的現(xiàn)代生活中
服務區(qū)、準備區(qū)是不可少的
而這些功能可以集中于廚房島臺上
創(chuàng)意感十足又很有時尚氣息的吧臺凳也可以加入進來
島臺的一部分瞬間變身吧臺
備菜不再無聊,等待美食的家人
與烹飪美食的大廚也可以隨時互動
而想把廚房轉變?yōu)橐粋€真正的社交中心
餐桌的作用越發(fā)重要,除了要滿足一家人就餐的需求
還要能應付的了一大波一大波
隨時可能涌現(xiàn)的親朋好友,可延伸餐桌就成了搭配首選
閑時不用收起來便好,如果家里來的朋友多
小餐桌也能有“大變化”,延伸出來就能開長桌宴了
03.動線的合理安排
廚房設計最重要的,就是動線的安排
動線是廚房設計的第一個考量
唯有非常流暢的動線設計
才能保證在使用時不會讓空間顯得擁堵和局促
關于廚房的動線設計
04.油煙阻隔的考慮
關于社交廚房的油煙問題
還與你的烹飪方式和生活習慣有關,不能一概而論
中西廚在機能跟空間配比上,有著不同的重點
專業(yè)廚房一般是把它設定在一個使用密度較高的中餐廳之中
而西廚區(qū),更重要的是與我們的生活以及空間做結合
中廚區(qū),可以將比較重要的空間功能與料理設置在這兒
而西廚部分,可以用更輕松的態(tài)度與空間做結合
以達到最好的空間效果
對一般不經(jīng)常爆炒的家庭來說
油煙問題基本不會形成困擾
但喜歡日常飲食以爆炒為主的家庭
如果廚房的進深不大,依然堅持選擇社交廚房
那就必須要考慮使用集成灶等
吸煙能力更好的產(chǎn)品并經(jīng)常清理廚房
對于社交廚房而言,如果頂吸式煙機解決不了問題
更換吸力強、功率大的抽煙煙機才是正解
或者可以考慮安裝側吸式或者下吸式煙機
近吸近裝,也是不錯的選擇
做完飯后再持續(xù)開幾分鐘
盡力吸除仍彌漫在房間里的油煙
05.廚房的收納
不論是社交廚房還是傳統(tǒng)廚房,收納都是一個大問題
社交廚房作為溝通交流的“廚房島”
保證臺面整潔、美觀、清爽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比如除了改造中設計強大的儲物空間以外
抽屜里可以使用一些分類隔板
把不同類別的物品分隔開,便于尋找、拿取
收納籃、收納筐也是廚房收納中化零為整的好工具
隱藏式廚房是與社交廚房收納主題相關的一個大趨勢
這也可以看做是廚房對家庭社交場所的一種妥協(xié)
具體做法是利用可隱藏式門板
有效規(guī)避雜亂的廚房小件不雅觀的問題
當廚房功能向社交場合轉變時
可快速隱藏鍋碗瓢盆、廚房電器等等
03/
如何設計多功能社交中島臺 ?
中島臺可以說是任何稍大面積廚房的必備區(qū)域
它既可以擴大工作臺、櫥柜和用餐空間的面積
又可以憑借自身造型成為廚房中的視覺焦點
如果要決定中島功能區(qū)的配套組成和具體的配置方法
設計者必須明確它的主要使用目的和用途核心
是拿來做早餐臺?是用作招待客人的餐桌?
還是直接作為廚房空間的延伸?或許還有其他什么功能?
而在明確了主要用途之后
設計師又該怎樣聯(lián)系起中島與其他區(qū)域之間的工作流程?
成為了中島臺設計必要性存在的大前提
尺度
無論是出于美學層面的考慮還是基于實際功能的設計
廚房中島的尺度大小都至關重要。
中島若是過大,會占據(jù)廚房過多空間
妨礙空間流線
進而影響正常的烹飪或清洗流程,削弱空間的功能性
因此,中島四邊都應空出1200mm左右的距離
為設備的正常啟動和使用者的正常走動留出足夠的空間
與之相反,如果中島太小則沒有太多存在的必要
所謂的廚臺、櫥柜、設備和坐立空間
完全可以由一架手推車或一張桌子替代
要是廚房太小,以致于中島長度必須限制在600-900mm之間
那么最好不要設置中島
把節(jié)省出的空間留給使用者走動。
所以說,廚房的中島臺應該至少有900mm寬、1200mm長
才能容納下兩個櫥柜或一張懸挑吧臺。
據(jù)此推算,一間能擺下中島臺的廚房進深也應該超過4m
島臺的高度一般是1000-1200mm
前一個是使用上較為舒適的餐臺高度
后一個則是配備高架座椅的吧臺高度
1200mm高的中島一般在高度上劃分為兩層
分別用來安放座位和設置工作臺平面
兩層高的中島有各種更為豐富的創(chuàng)意設計
而只有一層工作臺高度的中島在設計上則更加簡單統(tǒng)一
工作流線
設計師既需要考慮空間中
運動流線與停留區(qū)域的安排,也需要關注流線和設備排布的關系
水槽應當緊鄰洗碗機,抽屜需要挨著水槽旁邊的垃圾桶。
同樣來說,廚臺必須緊靠水槽和爐子
而早餐臺應當遠離爐灶
以免座位上的用餐者直接暴露在爐火的高溫之下。
不過,要是有足夠大的空間或分層并且處理得當
以上各種注意事項都可以略過
另外,正如眾所周知的“廚房工作三角”原則所闡釋的那樣
廚房中的每個主要工作區(qū)域(比如爐灶、水槽、冰箱或烤箱)之間
需要相隔一段距離
設計師不能在中島上安裝太多器具
以盡可能確保使用者舒適且高效的烹飪過程
最后一點關于餐臺座位
雖然設計師自己可能想在吧臺旁放置更多座位
但前提必須是間距能保證用餐者之間
不發(fā)生肘部碰撞或肢體接觸的情況,為用餐者提供舒適的就餐環(huán)境
總而言之,在設計像廚房這樣功能活躍的空間時
對于人體工學的考量必須無處不在
燈光照明
通過安裝吊燈或其他氛圍照明的方式
廚房中島在視覺上得到突出
由此顯得與眾不同
特別是在早餐臺和爐灶區(qū)域
充足的照明會方便使用者在烹調和用餐過程
中看清臺上的食物,并讓食物看上去非常有食欲。